律师档案
律师统计
加载中...
网站公告
欢迎来到黎文富律师的网站
网站文章
我的好友
暂时没有好友
最近访客
友情链接
网友留言

  • 暂时没有留言

如何认定胁迫行为?

分类:法规解读    时间:(2016-07-21 13:40)    点击:89

 如何认定胁迫行为?

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贸彻执行(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)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规定: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、荣誉、名誉、财产等造成损害,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、名誉、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,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,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。由此可见,胁迫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施加危害,使其发生恐惧,另一方基于此恐惧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为。

  胁迫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形:(l)以将要发生的、会造成被胁迫人生命、财产、名誉、自由、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;(2)以直接对被胁迫人或其亲友实施不法行为,造成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生命、财产、名誉、自由、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。此种情形下,不仅合同无效,而且胁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胁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应承担侵权行为责任。

  和构成欺诈行为类似,构成胁迫也必须具备4个要件:

  (l)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。胁迫的故意,包括两层意思:第一层是明知会造成被胁迫人发生恐惧而故意进行威胁;第二层是希望通过胁迫行为使被胁迫人作出某种意思表示。

  (2)胁迫人实施了胁迫行为。胁迫行为既可以以将来发生的损害,也可以以直接发生的损害相威胁。受胁迫危害的人既可以是被胁迫人的被代理人,也可以是被胁迫人的父母、配偶、儿女等亲属。受危害的客体是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、荣誉、名誉;财产,或者法人的荣誉、名誉、财产等。

  (3)被胁迫人因胁迫而订立了合同。该要件要求胁迫行为与被胁迫人的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。

  (4)胁迫行为是非法的。如果一方有合法根据对另一方施加压力则不构成胁迫。

  胁迫和欺诈是两个比较相近的概念,因为二者主观上都有故意,并且其实施的行为都具有不法性。但是,胁迫的危害程度较欺诈为大,因为欺诈仅是故意陈述虚伪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,从而使对方陷入错误;而胁迫则以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、荣誉、名誉、财产等造成损害相要挟,如果直接给对方或其亲友造成损害,则构成侵权。

  

该文章已同步到:
发表评论
匿名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温馨提示: 黎文富律师提供“刑事辩护  公司法务  交通事故  债权债务  婚姻家庭  遗产继承  ”等法律服务。
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黎文富律师,黎文富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。
您也可以拨打黎文富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:13432314150,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黎文富律师网
FABANG LAWYER
法帮网首页 | 法律咨询 | 茂名律师 | 茂名律师事务所 | 法律知识 | 法律专题 | 法律法规
黎文富律师主页,您是第17145位访客